首页

湘香女王在线

时间:2025-05-25 18:20:29 作者:青鄂两地民建携手开启青海国家公园主题公益嘉年华 浏览量:65498

  中新网拉萨9月25日电 (拉巴卓玛)关于新修订的《西藏自治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和《西藏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法》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25日在西藏拉萨举行。会上发布,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区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3万人、农村低保对象13.79万人、农村特困人员12100人、城市特困人员368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应纳尽纳”,困难民众获得感极大增强。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拉巴卓玛摄

  会上,西藏自治区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平措旦增就新修订的《西藏自治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介绍,新修订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以适当放宽特困人员认定条件、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为目标要求,重点对认定特困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部分条款。同时,进一步优化简化审核确认程序,进一步缩短了办理时限,规范救助供养标准。

  他说:“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按照集中和分散两种供养方式,全部纳入救助供养范围,重点将因适度放宽认定条件而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加强对集中供养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及时将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纳入机构供养,加强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

  对新修订的《西藏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特色和亮点他介绍,新修订的《低保办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以及残疾等级为一级、二级的其他重度残疾人或,低保边缘家庭中患重特大疾病的人员,可以单独提出低保申请,明确将草场补贴不计家庭收入,扩大了高海拔牧区群众低保增量。为适应户籍制度改革要求,新修订的《低保办法》删除了有关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的概念,但是保障标准暂时无法实现城市和农村一致外,从申请受理到审核确认、程序和制度设计上实现了城乡统筹,纠正了保人不保家庭等制度执行上的瑕疵。同时,新修订的《低保办法》在家庭经济状况调查部分明确了家庭收入包含的内容,不计入家庭收入的情形,入户调查程序等事项,简化了审核确认流程,缩短了办结时间,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平措旦增表示,下一步西藏自治区民政厅将持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低保、特困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精准落实落细各项救助政策,创新优化多样化救助服务,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断增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金秋时节 陕西张骞故里迎来柑桔丰收

4月12日,记者探访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位于雄安容东片区华望城南部地块,总面积合计4.1万平方米,于2023年8月30日揭牌。图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外景。(无人机照片)

泉州市红十字会派员抵达金门:要了解大陆渔民遇难真相

中央民族大学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杨菊华:《若干措施》也谈到,比如要加强镇痛的分娩,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到医疗保障的体系中、生育保险的体系之中。我们不孕不育的人群规模也是非常大的,我想有了这样的一些保障措施,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来缓解一些有生育意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生的群体,推动他们能够实现他们的生育意愿。

银行卡90分钟被盗刷283次谁之过 法院判决银行对用户损失担责

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投资约为446.9亿元。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双向八车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海外华文媒体看浙江活动杭州开幕

以浙江为例,互联网在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被充分激发。去年3月,世界银行的专家从华盛顿赶到浙江来调研。“挑剔”的专家们,集中考察了浙江10余个政务服务数字化案例。两个月之后,浙江省政务服务数字化的经验在世界银行官网刊出,全文长达1.4万字。

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丨以系统观念谋划和推进改革

白鹇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于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祁门县地处皖南山区,森林覆盖率超过88%,良好生态吸引了白鹇等众多野生鸟类来此栖息繁衍。

相关资讯
福州“青年创业就业实训基地”揭牌 助台湾青年在榕发展

五是铁路安全保持持续稳定,打造了世界上最安全的铁路系统。国铁集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由防止事故向超前防控风险转变,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全要素全过程管控。建立健全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部际联席会议、“双段长”、护路联防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加强铁路安全环境综合治理,为铁路安全运行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深化铁路安全基础建设,提升基础设施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2012年以来,国家铁路直接用于保障安全生产的费用累计近万亿元。广泛运用地震预警、防灾减灾等先进技术,加快构建高可靠的现代化铁路安全保障体系,研发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形成机车车载安全防护(6A)、工务检测监测(8M)、供电安全检测监测(6C)、车辆安全监测(5T)、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信号集中监测、通信综合网管等专业综合监测检测体系,建成了自然灾害、异物侵限、地震预警等防灾减灾系统,确保了铁路安全持续稳定。2012年以来,我国铁路安全进入较为稳定的历史时期,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造成旅客死亡的责任行车事故,2023年中国铁路交通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较2012年分别下降75%、79%,是世界上公认最安全的铁路。

热门资讯